2021-11-21

五年,我身边的变化⑤| 创业干事永远在路上
作者:李芳 来源:中卫日报

   【讲述人:90后创业者 万晓天】

  2020年大学毕业后,我24岁,凭着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创业经验,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。

  如今创业1年多,事业越来越顺,也挣了不少钱。回想起来,跟我大学期间的努力分不开。

  2016年,我还是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大一新生。当时想法很简单,就想在学习之余找点事干,挣点生活费。

  由于我在一家枸杞公司做过兼职,也和枸杞种植户一直有联系,就想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往出卖枸杞。大一那年,我凭着宁夏“中宁枸杞”的金字招牌,卖出去了2000斤枸杞,挣到了第一桶金。我还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,只为认识更多人、找到更多客户,卖出去更多枸杞。

  大二那年,我和学校的同学合作,租了一个场地,成立了宁夏首个轰趴馆。轰趴馆是一种新型社交场所,可以聚会、聚餐、做互动游戏、看电影,很受年轻人喜欢。等到大三,凭借着我前两年积累的创业经验和开拓的客户及平台,每年从我手中能卖出3吨枸杞。

  大学期间的创业所获,让我毕业后萌生了回中卫发展的想法。

   

  2020年,中卫就业创业政策前景好,不仅有贴息贷款,还能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,这些好政策让我轻松“上阵”。

  中卫除了有名的枸杞特产外,还有旅游产业可以做。我带着大学期间挣的10多万元,成立了宁夏春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主打线上旅游产品。

  在宣传上,我在淘宝、小红书、马蜂窝、抖音等平台上发一些配图软文,分享中卫旅游,以此吸引客户。期间,我还跟旅游景区、营地、租车服务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,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。就这样,我走上了“互联网+旅游”的创业之路。

    

  9月份,我对接的第一批游客来中卫旅游,游客的吃、住、行、玩、娱、购方面我全程参与,给游客留下了好印象。就这样,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影响力日渐增强。2020年9月至11月3个月时间,公司流水180多万元,取得了不错的业绩。

  今年,虽然受疫情影响,但公司的收入一直维持增长态势。由于业务量增大,我招聘了7名工作人员打理业务,收入实现了增长。同时,因为公司发展快、前景好,还成了市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指定的就业见习基地,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文化旅游、商贸等专业的学生定期来基地实习,学校反响良好。

  总之,不管在大学,还是步入社会创业,我创业干事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,奋斗永远在路上。(全媒体记者 牛国军 整理提供